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建议提案 > 人大代表建议
发布机构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时间 2025-07-16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舟7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

发布时间:

2025-07-16

浏览量:

徐炜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省渔业现代化建设的建议收悉。该建议对于完善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改进海洋渔业管理工作、促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我厅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根据《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的规定》关于清单式答复的要求,经商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省市场监管局,现答复如下:

序号

具体诉求

答复内容

1

持续推动海上“千万工程”提质扩面,进一步改善渔船生产生活环境,提升渔船设施设备安全水平,切实增强海洋捕捞渔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我省深化迭代海上“千万工程”,研究出台《浙江省深化海上“千船引领、万船整治”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安全、环保、生态、智慧、美观、舒适“六场景”标准为基础,聚焦渔船火灾隐患、能耗较大和“浙渔安”供电不足等问题,通过“拆、改、换”三条路径,推动拆解新建一批高标准新型渔船、改造更新一批安全舒适型渔船、换代升级一批智慧高效性渔船。浙江省海洋渔业科技创新联盟将渔船安全与新材料渔船攻关作为重点攻关领域,目前在“高强度、环保型”玻璃钢渔船船体结构设计制造技术方面取得一定突破。今年以来,已拆解制造渔船140艘、更新改造渔船706艘。

2

建议以国家级中心渔港为基础、三级及以上渔港为延伸,结合城镇建设和产业集聚,形成港产城一体化的现代渔港经济区。

我省高度重视渔港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创建工作。今年,我省新增嵊泗、奉化2个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加上之前已实施试点建设的温岭、岱山、象山、洞头、玉环、龙港、定海等7个项目,我省共有9个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为全国最多的省份。以渔港建设为基础,加快推进港产城一体融合发展,形成集渔船避风补给、渔获交易、冷链物流、精深加工、休闲观光和城镇建设为一体的现代渔港经济体系。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推进现代渔港建设管理的政策意见,加快推动渔港从传统渔业基地向现代化、智能化海洋经济综合性服务枢纽转变,构建港产城协同发展格局,努力打造城乡区域高水平融合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引擎。

3

鼓励养殖用海“三权分置”,建立健全海水养殖业、技术攻关、金融扶持等体系,引导支持传统滩涂养殖向重力式深水网箱、管桩围网、桁架类大型养殖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模式转变,构建我省特色的海水养殖体系。打造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洋文旅及海洋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等多业态耦合产业集群,实现“藏粮于海”。

我省已在象山、苍南等地试点探索养殖用海“三权分置”改革,2024年底我厅印发了《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实施方案(2025—2030年)》,明确重点发展大型柱桩式围栏养殖与桁架类网箱养殖,巩固重力式网箱养殖规模,稳妥发展养殖工船,提升深远海养殖规模与设施装备水平,打造区域性优质特色品牌,鼓励以租赁或出让的方式,引入民营企业或村集体公司投资运营现代海洋牧场,推动深远海养殖与旅游观光、休闲垂钓相融合,协同发展渔光互补、风电新能源等新业态。省自然资源厅从科学划定养殖区域、允许多层次综合养殖、鼓励“海上风电+养殖”等多个维度规范养殖用海管理,省发展改革委支持符合条件的渔业种业提升、设施更新改造、产业融合发展等项目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要素保障,推动我省海洋渔业现代化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感谢您对海洋渔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我厅门户网站(https://hyjjt.zj.gov.cn),了解海洋渔业方面的重要信息。

附件:省海洋经济厅向省人大代表提供的建议参考材料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

2025年6月24日

联系单位及联系人:省海洋经济厅海洋渔业处王明荃

联系电话:0571-81052089

字体:

【

大  

中  

小

】

打印
关闭

发布机构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成文时间

2025-07-16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舟7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时间:

2025-07-16

信息来源: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

浏览量

徐炜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省渔业现代化建设的建议收悉。该建议对于完善海洋渔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改进海洋渔业管理工作、促进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我厅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根据《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的规定》关于清单式答复的要求,经商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省市场监管局,现答复如下:

序号

具体诉求

答复内容

1

持续推动海上“千万工程”提质扩面,进一步改善渔船生产生活环境,提升渔船设施设备安全水平,切实增强海洋捕捞渔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我省深化迭代海上“千万工程”,研究出台《浙江省深化海上“千船引领、万船整治”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以安全、环保、生态、智慧、美观、舒适“六场景”标准为基础,聚焦渔船火灾隐患、能耗较大和“浙渔安”供电不足等问题,通过“拆、改、换”三条路径,推动拆解新建一批高标准新型渔船、改造更新一批安全舒适型渔船、换代升级一批智慧高效性渔船。浙江省海洋渔业科技创新联盟将渔船安全与新材料渔船攻关作为重点攻关领域,目前在“高强度、环保型”玻璃钢渔船船体结构设计制造技术方面取得一定突破。今年以来,已拆解制造渔船140艘、更新改造渔船706艘。

2

建议以国家级中心渔港为基础、三级及以上渔港为延伸,结合城镇建设和产业集聚,形成港产城一体化的现代渔港经济区。

我省高度重视渔港现代化建设和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创建工作。今年,我省新增嵊泗、奉化2个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加上之前已实施试点建设的温岭、岱山、象山、洞头、玉环、龙港、定海等7个项目,我省共有9个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为全国最多的省份。以渔港建设为基础,加快推进港产城一体融合发展,形成集渔船避风补给、渔获交易、冷链物流、精深加工、休闲观光和城镇建设为一体的现代渔港经济体系。目前,正在研究制定推进现代渔港建设管理的政策意见,加快推动渔港从传统渔业基地向现代化、智能化海洋经济综合性服务枢纽转变,构建港产城协同发展格局,努力打造城乡区域高水平融合发展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引擎。

3

鼓励养殖用海“三权分置”,建立健全海水养殖业、技术攻关、金融扶持等体系,引导支持传统滩涂养殖向重力式深水网箱、管桩围网、桁架类大型养殖网箱、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模式转变,构建我省特色的海水养殖体系。打造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海洋文旅及海洋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等多业态耦合产业集群,实现“藏粮于海”。

我省已在象山、苍南等地试点探索养殖用海“三权分置”改革,2024年底我厅印发了《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实施方案(2025—2030年)》,明确重点发展大型柱桩式围栏养殖与桁架类网箱养殖,巩固重力式网箱养殖规模,稳妥发展养殖工船,提升深远海养殖规模与设施装备水平,打造区域性优质特色品牌,鼓励以租赁或出让的方式,引入民营企业或村集体公司投资运营现代海洋牧场,推动深远海养殖与旅游观光、休闲垂钓相融合,协同发展渔光互补、风电新能源等新业态。省自然资源厅从科学划定养殖区域、允许多层次综合养殖、鼓励“海上风电+养殖”等多个维度规范养殖用海管理,省发展改革委支持符合条件的渔业种业提升、设施更新改造、产业融合发展等项目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超长期特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等要素保障,推动我省海洋渔业现代化发展取得更大成效。

感谢您对海洋渔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我厅门户网站(https://hyjjt.zj.gov.cn),了解海洋渔业方面的重要信息。

附件:省海洋经济厅向省人大代表提供的建议参考材料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

2025年6月24日

联系单位及联系人:省海洋经济厅海洋渔业处王明荃

联系电话:0571-81052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