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机构 |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成文时间 | 2025-07-16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对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舟4号建议的答复
来源: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发布时间:
2025-07-16浏览量:
林剑彪、吴燕平、吴静雅、周燕娜、朱婉仪、卢建波、徐炜波、朱思军、李玮玮、杨松、周建华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全省海水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舟4号)收悉。该建议对于完善产业政策、改进深远海设施装备和陆基绿色生态养殖、促进海水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厅将认真研究、积极吸纳。根据《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的规定》关于清单式答复的要求,经商省科技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市场监管局、人行浙江省分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现答复如下:
序号 | 具体诉求 | 答复内容 |
1 | 一是全力建设养殖品牌,构建“一鱼一虾二蟹三贝+”优质体系。 | 近年来,全省各级渔业主管部门,积极培育渔业领域特色品牌,目前已打造形成“舟山大黄鱼”、“大陈黄鱼”和“温州大黄鱼”等区域公共品牌,三门青蟹、嵊泗贻贝等11种水产品成功列入“品字标浙江农产”品牌。 下一步,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深化“浙江制造”品牌建设打造“浙江精品”的实施意见》,加强扶持引导,督促养殖企业按照绿色生态的要求,努力提升养殖品质的同时,大力支持养殖品牌建设,提升我省渔业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渔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
2 | 二是着力解决海水育种育苗,实现本地名特优种业振兴。 | 我省十分重视海水育种育苗工作,组建浙江省海洋渔业科技创新联盟,成立10个专业攻关小组,建设浙北、浙南两个海洋水产种质资源库,构建“遗传育种中心(示范场)、原良种场、规模化基地、苗种场”四级种苗繁育体系,打造环三门湾、乐清湾两大海水种业集聚区。“十四五”期间,组织实施水产新品种选育重大专项,每年投入科研经费1200万开展产学研推用联合攻关,育成海水新品系19个,获省级以上审定新品种11个,种业创新综合实力迈入全国第一方阵,滩涂贝类苗种产量稳居全国领先地位。 下步,将加快实施现代水产种业提升工程,进一步加大水产种业科技创新的力度,建立健全我省主导特色种类的水产原良种体系,推进打造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水产种业企业。组织开展大黄鱼、青蟹、银鲳、黄唇鱼等品种的攻关,培育出更多名特优水产苗种,推进海水养殖业高质量发展。 |
3 | 三是大力发展深远海养殖,形成立体化养殖格局。 | 一是出台产业扶持政策。出台《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实施方案(2025—2030年)》,布局深远海养殖产业链,推动三产融合,打造海岛共富链。联合省自然资源厅印发《浙江省优化养殖用海管理实施方案》,进一步做好养殖用海管理。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推出“渔业活体抵押贷”等金融产品,落实好降准降息政策,降低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探索各类创新型渔业保险品类,强化保险保障,增强海洋养殖业经营主体风险抵御能力。二是加强深远海养殖管理。落实《深远海养殖设施运营管理安全指南》,压实主体责任,提升风险防控能力。严格执行《海上移动式平台检验规则(2023)》和《海上移动式平台技术规则(2023)》,强化深远海养殖装备的检验管理。按照《关于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的意见》,对养殖工船按照养殖渔船办理登记证书,重力式网箱、桁架类网箱及养殖平台参照执行。三是推进深远海养殖技术装备研发。印发《2025年浙江省海洋渔业科技项目计划》,依托浙江省海洋渔业科技创新联盟,组织开展包括深远海装备、养殖品种选育、养殖技术等方面31个项目的攻关,加快发展海洋渔业新质生产力,强化“蓝色粮仓”建设的科技支撑。 下步,将深入实施耕海牧渔丰收行动,加快科技创新,推动发展深远海养殖平台、养殖工船、大型围栏等设施化智能化养殖模式,建设集深远海养殖、生态资源养护、海上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大力发展海洋渔业新质生产力,统筹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生态保护与治理效能,协同省级相关部门加快海洋渔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
4 | 四是积极推广绿色养殖方式,实施陆基养殖设施提升工程,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 | 组织实施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区建设,累计建成省级以上海水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县21个、试点培育区8个。积极发展海水贝藻类养殖等碳汇渔业,实施海水围塘养殖生态化改造面积20余万亩,基本实现规模以上主体养殖尾水生态化治理全覆盖。出台《海水池塘多营养层次综合养殖技术规范》,通过示范带动,推广生态养殖模式。研究制定《海水养殖尾水排放标准》配套的监测、执法、治理等三个指南,推进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建立健全海水养殖尾水监测体系,依法查处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行为,不断改善养殖区域生态环境质量。 下步,将加大海水生态养殖的扶持力度,大力推广多营养层级生态养殖技术模式,积极开展围塘、工厂化养殖机械化、智能化、数字化设施改造,建设海水现代养殖产业园区,强化执法检查和监督管理,持续推进海水养殖业绿色生态发展。 |
感谢你们对海洋经济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我厅门户网站(https://hyjjt.zj.gov.cn),了解我厅工作职能、产业支持政策和海洋渔业管理等方面的重要信息。
附件:省海洋经济厅向省人大代表提供的建议参考材料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
2025年7月2日
联系单位及联系人:省海洋经济厅海洋渔业处钱磷飞
联系电话:0571-81052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