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世界一流强港建设实现“半年红”
来源: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
发布时间:
2025-07-02
浏览量:
今年以来,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打造世界一流强港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新春第一会”和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打造港口营商环境最优省的部署,大力弘扬“六干”作风,扎实履行好省强港办职责,紧密协同省市各单位强力推进世界一流强港建设,项目投资、港口生产、强港改革等核心指标和重点任务均实现高质量突破。1至6月,120个强港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20亿元,达年度计划的70%;宁波舟山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2100万标箱,同比增长9.5%以上,创历史新高;46项强港改革任务完成24项,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实现“半年红”。
强港项目实现新突破
以宁波舟山港总规批复为契机,紧抓强港项目建设“牛鼻子”,实施“攻坚推进、高效审批、协同破题”三大机制,会同省级相关部门创新审批模式,实行项目核准、工可审查、岸线评审“三会合一”,缩短审批时长约3个月,强势推进项目建设。港航基础设施项目蓄力加速。建成投运嘉兴“公铁水空”联运枢纽——独山海河联运示范工程等4个项目,大幅提升海河联运作业能力。开工建设台州第二发电厂二期配套码头工程等9个项目。第三个千万级集装箱泊位群佛渡作业区一期、镇海港区24#-26#液体化工泊位工程等5个重大项目计划三季度开工。港口集疏运项目提速放量。建成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一期,持续做强“义乌-宁波舟山港”高能级高效率集疏运大通道;宁波舟山港海上“双通道”条帚门航道30万吨级扩建工程基本建成;宁波舟山港北仑铁路支线、梅山铁路专用线、“两场”等集疏运项目建设加速推进;宁波跨境电商前置仓项目预计10月底试运营;积极推进舟山危化品出运通道建设,中期方案镇石物流码头建成投运,加快启动远期方案慈岱作业区前期研究。
图为嘉兴港独山海河联运示范工程
港口生产逆势创新高
紧扣国内外形势,持续打好浙江海港“稳拓调优”组合拳,港口生产创历史新高。保障物流通道稳定。对美线船舶实施优先进港、优先靠泊、优先作业等“三优先”措施,协调船公司加大宁波舟山港对美航线班次、舱位保障,确保美线船舶高效周转。加大新兴市场开拓。新开海运快线至23条,在新加坡等地布局海外物流节点,海铁联运业务覆盖16个省68个地级市。推动跨境电商发展。加快发展“市场采购+跨境电商”集拼出口模式,在义乌、宁波建设集拼仓前置仓,方便全国散单、小单到宁波、义乌出口,持续做优跨境电商海运服务。聚焦港航服务提效。创新口岸管理五大机制十项举措,推动宁波舟山港国际集装箱船舶平均在泊非生产性时间从140分钟缩减至100分钟。
图为“义乌-宁波舟山港-威廉港”直达欧洲快速物流通道首发场景
强港改革树立新标杆
紧扣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聚焦企业所急所需、围绕行业发展痛点,深入推进强港改革,加快建设港口营商环境最优省。围绕“服务最优”,有效提升航运服务水平。推出助力“新三样”出海“直通车”服务,缩短查验时间1-2天,1-5月宁波舟山港出口新能源汽车8.9万辆,同比增长286.6%;上线全国首个海事金融服务平台,实现在建船舶抵押登记;提质扩面“浙江e港通”进出口便利化模式,省内外覆盖站点达23个。围绕“成本最低”,有效降低企业成本。船用LNG加注保障船、保障费用进一步降低,今年以来累计加注超前两年总和;加快推广集装箱准点降本计划,今年已累计降本超2亿元。围绕“效率最高”,有效提升港口通过能力。开通4条“铁路快线+海运快航”双快专线,综合效率提高20%以上;杭州综试区成为全国唯一打通跨境电商零售进口、出口跨关区退货模式的综试区,缩短退货周期约50%;优化口岸勤务模式,严格落实7×24小时出入境通关保障要求,实现“随到随检”,形成10分钟服务圈。
图为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一期开港运营
下一步,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将着眼“三最”要求,与省级各相关单位奋力攻坚三季度,加力加速强港重大项目建设,打好对外开放拓展战、货源挖潜增效战、服务能级提升战三大战役十项行动,高质量推动一流强港改革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夺取全年红,助力我省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高能级开放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