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海洋动态 > 海洋动态

三项全国“首个”!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一期正式开港运营

来源: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

发布时间:

2025-06-30

浏览量:

‍6月27日16时,一列满载光伏板、日用百货等100个标准集装箱货物的海铁联运班列从浙江义乌苏溪集装箱办理站鸣笛启程,驶向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标志着国内首个混行模式自动驾驶试验铁路场站——苏溪集装箱办理站开通启用,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一期正式开港运营。

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位于“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市苏溪镇,依托甬金铁路与宁波舟山港强大枢纽功能,集关务、港务、船务于一体,是以海铁联运为鲜明特色的综合性国际枢纽港区。作为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关键节点、甬金铁路的核心支撑项目以及宁波舟山港“第六港区”建设的主载体,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一期工程苏溪集装箱办理站率先运营,将实现三项全国“首个”,即首条电气化双高层集疏运专线、首个采用混行模式的自动驾驶试验铁路场站示范区和首个实现“智能化、可视化、预警化,信息全程管控、全链追踪”的“浙江e港通”示范标杆站点。

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项目,于2022年11月开工建设,项目一期占地约943亩,总投资27.81亿元,与甬金铁路苏溪站接轨,创新采用“铁路装卸线与堆场分层设置”设计,新建6条具有到发功能的交接线、2束4线装卸线、1条牵出线,远期预留1束2线装卸线等多条专业线路,配备6台整机最大高度41.5米,起升高度27.5米,额定起重量40.6吨的全国铁路货运场站最高龙门吊,可高效完成双层集装箱装卸作业,初期年设计集装箱吞吐能力达66万标准箱。

作为国内首个获批的“铁路场站自动驾驶试验区”,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构建了以“铁路装卸线远控轨道式龙门吊+堆场自动化轨道式龙门吊+智能平面运输车”为核心,融合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的先进作业场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物流中心副主任厉劲松表示,这开创了国内混行模式铁路场站自动驾驶的先河。

据悉,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致力于打造智慧铁路场站改革样板工程,具有智能网联集卡与常规人工集卡高水平全混行的“智慧第六港区”地方特色,依托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讯技术、云计算等多种数字化技术,重点实现四大改革场景——创新“全链智能化”作业模式、构建“全港一体化”智能调度体系、打造“全景可视化”数字孪生仿真系统,以及先行先试铁路场站无人驾驶试验区配套机制。

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着力打造“浙江e港通”首个示范标杆站点,全新建设智能化、可视化、预警化物流监控系统,实现监管区货物进出、装卸、查验、放行、转关等信息全程管控、全链追踪,构建新型港口货物进出口便利化模式。在铁路、港口、海关等部门紧密协作下,推动关务、港务、船务一体化,货物进入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视同进入宁波舟山港,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过智能施封卡口保障货物“7×24”小时无障碍通关,通关时间大幅缩短50%。“这是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义乌海关物流监控科科长郑波表示,“未来将持续探索创新,完善多式联运体系,为义乌世界小商品之都发展注入新动能”。

“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高效联通义乌与宁波舟山港,通过铁路实现陆港与海港无缝衔接。”浙江海港义乌枢纽港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建民表示,“我们将海港功能全方位前移至内陆铁路场站,实现货物预放行、预配载等口岸手续同步办理,企业高效衔接国际船期”。为吸引周边地区箱源集聚,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搭建海铁揽货平台,提供全程运输(CCA)定制服务,通过建立协同合作机制,铁路货运环节全程代办,实现货物一单到底、全程运输。

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苏溪集装箱办理站的启用,将构建起“义乌-宁波舟山港”高能级物流大通道,显著提升海铁联运效能,强化区域辐射速动能力,有力塑造浙江省“东向依港出海、西向依陆出海”外贸新格局,为构建高效、低碳、智慧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打造海陆联动战略枢纽注入强劲动力。

字体:

【

大  

中  

小

】

打印
关闭

三项全国“首个”!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一期正式开港运营

发布时间:

2025-06-30

信息来源: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

浏览量:

‍6月27日16时,一列满载光伏板、日用百货等100个标准集装箱货物的海铁联运班列从浙江义乌苏溪集装箱办理站鸣笛启程,驶向世界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标志着国内首个混行模式自动驾驶试验铁路场站——苏溪集装箱办理站开通启用,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一期正式开港运营。

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位于“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市苏溪镇,依托甬金铁路与宁波舟山港强大枢纽功能,集关务、港务、船务于一体,是以海铁联运为鲜明特色的综合性国际枢纽港区。作为义甬舟开放大通道的关键节点、甬金铁路的核心支撑项目以及宁波舟山港“第六港区”建设的主载体,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一期工程苏溪集装箱办理站率先运营,将实现三项全国“首个”,即首条电气化双高层集疏运专线、首个采用混行模式的自动驾驶试验铁路场站示范区和首个实现“智能化、可视化、预警化,信息全程管控、全链追踪”的“浙江e港通”示范标杆站点。

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项目,于2022年11月开工建设,项目一期占地约943亩,总投资27.81亿元,与甬金铁路苏溪站接轨,创新采用“铁路装卸线与堆场分层设置”设计,新建6条具有到发功能的交接线、2束4线装卸线、1条牵出线,远期预留1束2线装卸线等多条专业线路,配备6台整机最大高度41.5米,起升高度27.5米,额定起重量40.6吨的全国铁路货运场站最高龙门吊,可高效完成双层集装箱装卸作业,初期年设计集装箱吞吐能力达66万标准箱。

作为国内首个获批的“铁路场站自动驾驶试验区”,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构建了以“铁路装卸线远控轨道式龙门吊+堆场自动化轨道式龙门吊+智能平面运输车”为核心,融合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的先进作业场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杭州物流中心副主任厉劲松表示,这开创了国内混行模式铁路场站自动驾驶的先河。

据悉,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致力于打造智慧铁路场站改革样板工程,具有智能网联集卡与常规人工集卡高水平全混行的“智慧第六港区”地方特色,依托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通讯技术、云计算等多种数字化技术,重点实现四大改革场景——创新“全链智能化”作业模式、构建“全港一体化”智能调度体系、打造“全景可视化”数字孪生仿真系统,以及先行先试铁路场站无人驾驶试验区配套机制。

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着力打造“浙江e港通”首个示范标杆站点,全新建设智能化、可视化、预警化物流监控系统,实现监管区货物进出、装卸、查验、放行、转关等信息全程管控、全链追踪,构建新型港口货物进出口便利化模式。在铁路、港口、海关等部门紧密协作下,推动关务、港务、船务一体化,货物进入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视同进入宁波舟山港,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通过智能施封卡口保障货物“7×24”小时无障碍通关,通关时间大幅缩短50%。“这是深化跨境贸易便利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义乌海关物流监控科科长郑波表示,“未来将持续探索创新,完善多式联运体系,为义乌世界小商品之都发展注入新动能”。

“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高效联通义乌与宁波舟山港,通过铁路实现陆港与海港无缝衔接。”浙江海港义乌枢纽港有限公司总经理赵建民表示,“我们将海港功能全方位前移至内陆铁路场站,实现货物预放行、预配载等口岸手续同步办理,企业高效衔接国际船期”。为吸引周边地区箱源集聚,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搭建海铁揽货平台,提供全程运输(CCA)定制服务,通过建立协同合作机制,铁路货运环节全程代办,实现货物一单到底、全程运输。

义乌(苏溪)国际枢纽港苏溪集装箱办理站的启用,将构建起“义乌-宁波舟山港”高能级物流大通道,显著提升海铁联运效能,强化区域辐射速动能力,有力塑造浙江省“东向依港出海、西向依陆出海”外贸新格局,为构建高效、低碳、智慧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打造海陆联动战略枢纽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