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聚焦!浙江深远海养殖大黄鱼,打开海洋经济新路径
来源:
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
发布时间:
2025-07-29
浏览量:
近日,央视《朝闻天下》栏目聚焦浙江深远海养殖,以《深远海养殖大黄鱼,打开海洋经济新路径》为题,报道了“东海1号”大黄鱼喜获丰收的盛况。这不仅是浙江在深远海养殖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的生动体现,更是我省牢固树立和践行大食物观,培育海洋渔业新质生产力的有力见证。
从宁波象山县石浦渔港出发,乘船两个多小时,抵达渔山列岛海域,这里的海更深、更蓝、更清澈,为大黄鱼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在这片海,“东海1号”格外引人注目,它长83米、宽32米,相当于六个篮球场大小,高度堪比7层楼,分为三个养殖网箱,每个网箱长32米、宽27米,深度达13米,20多万尾大黄鱼在这里安家。这片海域洋流汹涌,大黄鱼需要不停地游动,体型和肉质都能达到“野生”的高品质。
首批两万多条大黄鱼已端上餐桌,一部分供应本地市场,另一部分进入冰鲜仓库,通过电商平台发往全国各地。采用零下60到零下80摄氏度的冰鲜锁鲜技术,能让鱼的保鲜时间达到一个月左右,大大拓宽了销售范围。预计今年平台产量达400吨,价值超4000万元,还能为当地居民提供数十个就业岗位,助力共同富裕。
“东海1号”的成功只是浙江深远海养殖发展的一个缩影。今年,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厅印发的《加快推进深远海养殖发展 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实施方案(2025-2030年)》,坚持“科学布局、科技赋能、绿色生态、安全发展”理念,推动我省在深远海养殖领域硕果累累:全球最大周长(384 米)无底柔性网箱养成3万斤大黄鱼,入选全国渔业“三新”优秀科技成果;围海面积160亩声波无网围栏成功模拟野生大黄鱼生存环境;全国首座单点系泊深远海养殖平台“垦荒1号”投产运行,加速大黄鱼产业集群发展;全球首艘大型游弋式通海型养殖工船“浙岱渔养60001号”交付,打破传统养殖地域限制。
未来,浙江还将出台加快大黄鱼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把技术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让大黄鱼成为海岛群众的“共富鱼”和海水养殖的“金名片”,让浙江品质大黄鱼游向全国,书写海洋经济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