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绿”成“金”——三门县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顺利推进
来源:
省海洋经济发展厅
发布时间:
2025-04-17 17:39:13
浏览量:
三门县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是浙江省第一个海洋渔业国家级绿色循环发展试点项目,总投资3.4亿元,已争取到中央补助资金5250万元,共涉及养殖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提升、水产苗种生产能力提升、生产服务保障能力提升等9个项目。项目获批后,浙江省高度重视,开展点对点精准指导,建立跟踪调度服务机制,抢先争早抓开工,不遗余力促进度,2024年已开工建设7个项目,完成资金拨付4506.9万元,完成率达86%,试点项目推进顺利。
健康养殖,探索海水养殖新路径
三门县坚持绿色健康养殖,遵循基础设施提升、产业配套完善、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友好、监管治理有效的建设理念,重点将凤凰山农垦场区块打造成“凤凰未来谷”健康养殖核心示范区。该区域目前已落地省级良种场2家、科研实验中心2家、育苗育种基地3家、工厂化养殖基地3家,育苗水体8万立方,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供苗2000亿颗(尾),工厂化养殖面积370亩,年产量超1000吨。目标是建成集农业科技创新、苗种培育、种养殖示范引领、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一体的综合性农业高新区。预计到2027年,实现园区年产值10亿元以上,带动周边村庄农村居民收入提升30%以上,并辐射带动全县20万亩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
科技赋能,擦亮三门青蟹金名片
试点注重根据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加强科技创新,为产业发展提供动力引擎。三门是中国青蟹之乡,为突破现有围塘养殖的产能桎梏,三门青蟹产业技术研究院重点开展全人工抱卵蟹培育育苗、青蟹新品系培育和青蟹新型养殖模式的创新研究,破解种苗难题,提高养殖效益。东航青蟹智能化养殖基地项目占地7亩,建设智能化养殖车间6808平方米,配置智能化青蟹笼养设施2万个、浓缩藻自动化恒温调控系统和青蟹数字化监控系统。基地里,智能化青蟹笼养设施正在搭建中,通过在每一个养殖盒内安装摄像头,采集数据建立模型,监测分析青蟹的生长状况,实现三门青蟹养殖模式升级与技术革新。
延链补链,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
试点聚焦产业基础和发展短板,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进一步延链补链,提升产业综合效益。浙江环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设三门青蟹标准化中心及万吨超低温冷链加工项目,建设16352平方米的加工厂房和2800平方米十万级GMP无尘车间,配置-60℃超低温速冻生产线、十万级GMP无尘车间设备和自动包装生产线。公司自主研发并拥有国家净化青蟹和保活保温相关专利技术,通过采后保鲜、生产加工、标准分级、门店销售有效延伸青蟹产业链。此外,浙江海兴农优质种苗培育基地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项目投资4500万元,占地165亩,建设智能化育苗车间,育苗水体14976立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虾苗18亿尾,打造成南美白对虾育、繁、推一体化优质种苗培育基地,培育为具有标志性的水产种业龙头企业,为浙江省乃至长三角地区提供品质优良的水产种苗。